_院校要闻_校院聚焦 - 中共广元市委党校/广元行政学院/广元市社会主义学院-(www.gyswdx.cn)-广元先进网|市委党校|广元政府|广元市委|广元团委|中央党校|四川省委党校|党校60|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
  您是第:位访客  
  内部登陆     返回首页
 
  热点新闻
   中共广元市委党校召开3月14日 
   中共广元市委党校退休2月29日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2月29日 
   中共广元市委党校关于2月28日 
   新春慰问暖民心 真情1月26日 
   广元市委党校决策咨询1月15日 
   赛出新水平 评出精品12月28日 
   广元市举行区域中心党12月26日 
   中共广元市委党校关于12月25日 
 

中国共产党广元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决议

  发表日期:2018年1月14日          【编辑录入:bgs】     点击量:2044


20171220日中国共产党广元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广元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71220日举行。出席全会的有市委委员47人、市委候补委员8人。不是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的有关方面同志列席会议。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市委书记王菲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决战决胜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决定》。

    全会充分肯定了市委七届二次全会以来市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市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广元工作,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这条主线,全面展开市第七次党代会确立的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聚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实现稳中有进,决战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创新改革和开放合作迈出新的步伐,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依法治理进程不断加快,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脱贫攻坚纵深推进、创新改革步稳蹄疾、人民生活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奋发有为、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为广元迈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会指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广元落实见效。

    全会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准确把握“8个明确丰富内涵和“14个坚持基本方略,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拥护者、坚定信仰者、自觉践行者,进一步丰富完善治蜀兴川广元实践总体工作格局,奋力开创广元各项工作新局面。

    全会指出,进入新时代,广元面临脱贫攻坚与同步全面小康的双重跨越,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双重任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更加尖锐,是广元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须准确把握内外条件的深刻变化,抢抓国力兴盛、政策叠加、交通改善、绿色崛起等重大机遇,勇担使命、主动作为,把市第七次党代会和本次全会描绘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加快建设美丽、开放、活力、畅达、幸福的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按照党的十九大两个阶段战略安排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战略谋划,我市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也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同类山区市前列。

    全会强调,市委作出的战略谋划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在广元的具体化。在推进跨越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上,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决战决胜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奋斗主题;必须始终突出稳中求进、跨越发展工作总基调;必须始终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融合发展总体思路;必须始终深入实施大开放大合作、大保护大转型、大统筹大联动三大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全力决胜脱贫攻坚、项目投资、产业发展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必须始终持续深化创新改革、依法治市、从严治党三大发展保障

    全会强调,全面贯彻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必须结合广元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项一项细化落实,推动广元各项事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要聚焦脱贫攻坚头等大事,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坚持“4456”方略,持续下足绣花功夫,坚决消除绝对贫困,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积极共建共享美好生活,一举甩掉整体连片贫困帽子,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资源优势,精心谋划储备重大项目,强力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实施大开放大合作战略,千方百计推动项目投资,做实经济发展最大支撑。要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新型工业、生态康养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和建筑业转型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挺脊梁。要坚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厚植生态底色,强化全域旅游带动,提升生态康养旅游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核心品牌、规划设计、特色内涵、美誉程度四个国内知名的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崛起。要坚持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着力构建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加快完善提升市中心城区功能,加快三江新区建设,把三江新区建成川陕甘结合部极具活力的投资价值高地、功能辐射高地、产业集聚高地,加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筑巢引凤承载力,坚定不移走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大力培育职业农民,强化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驱动,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要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度挖掘开发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兴盛。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科学立法、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共建共享社会依法治理机制,深入推进法治广元建设。

    全会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关键在党、关键在把全市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尊崇和维护党章,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突出政治标准和廉洁标准,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切实增强执政本领,持续建设川陕甘结合部人才高地,着力打造有定力有担当有激情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不断建强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要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细则,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要始终保持惩贪治腐高压态势,大力整治基层微腐败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要大力弘扬伟大红船精神红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破除陈旧思想束缚,破除传统思维惯性,破除狭隘山地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牢新理念,进一步创新改革、敢闯新路子,进一步勇争一流、再创新佳绩,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定力担当激情,始终保持天大困难能战胜的雄心壮志,推动广元各项事业大步前进。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决战决胜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广元力量!

 

 



上一篇:王菲同志在全市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一篇:许东明在全市县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轮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打印本页
蜀ICP备14024916号-2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062号